- 2024-10-31
- 2024-03-12
- 2023-08-31
- 2018-01-24
- 2018-01-24
- 2018-01-24
- 2018-01-24
- 2018-01-24
- 2018-01-24
略论花类中药蜜源对蜂蜜功效影响
【摘 要】目的:初探花类中药蜜源植物与相关单花种蜂蜜功效的关系。方法:查阅文献、综合整理与归纳分析。结果:花类中药蜜源植物与相关单花种蜂蜜在成分上同时具有相关和差异性。结论:蜂蜜功效一般难以等同于相关花类中药的功效,应该加强花类中药药性与蜂蜜药性的相关性研究,从科学的角度为单花种蜂蜜具有保健作用甚至药用价值提供理论证据。
【关键词】 花类中药蜜源;蜂蜜;成分;功效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Flower Chinese Medicine Honey Source on Honey Effect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ey-derived plants of flower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related single-flowered honey.ethods: review literature, comprehensive collation and inductive analysis. Results: Flower Chinese herbal honey plant and related single flower honey have related and difference in composition. Conclusion: Honey efficacy is generally difficult to be equated with the efficacy of relat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honey medicinal properties. Research, from a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provides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the health benefits and even medicinal value of single flower honey.
Keywords: flowe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oney source; honey; ingredients; efficacy
蜂蜜又名蜜糖、白蜜,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 L.所酿造,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中医认为蜂蜜性甘、平,入肺、脾、大肠经,有滋养,润燥,解毒等功效[1]。蜂蜜作为药物使用最初以“石蜜”、“石饴”名载于《神农本草经》,已有两千多年的药用经验[2]。世人根据蜜源将蜂蜜分类成百花蜜和单花种蜜,其中单花种蜜根据蜜源植物的来源,进行了为更细致的分类,如槐花蜜、枣花蜜等;并认为单花种蜜亦因其蜜源物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保健功效[3],然而尚鲜见有关花类中药蜜源种类与单花种蜂蜜功效相关性探讨的报道。为此,本文尝试从药用植物蜜源形成及其有效成分转换等方面初步探讨花类中药蜜源植物与相关单花种蜂蜜功效的关系。
1 蜂蜜的形成
蜂蜜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蜜蜂采集花蜜时会分泌转化酶和淀粉酶混入花蜜中,带回蜂箱后,后由内勤蜂吮入蜜囊,移入巢房,通过不断扇风蒸发、浓缩,使水分含量降到20%以下,而葡萄糖、果糖总含量达70%以上时成为熟蜜,成熟封盖为熟蜜一般需要5~7天的时间。蜜蜂酿制蜂蜜的蜜源主要来自于花蜜,其次是蜜露和甘露。花蜜是植物花朵内蜜腺的分泌物,水分含量为40%以上。蜜露是植物外蜜腺的分泌物。甘露主要是指蚜虫、介壳虫、叶蝉、木虱等同翅目昆虫分泌于植物表面的含糖代谢产物。我国主要以追花放蜂方式生产蜂蜜,因此,绝大多数是采集花蜜,甘露蜜很少[4]。
2 花类中药与蜂蜜的联系
花类中药通常指入药部位包括以已开放或未开放的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的中药[5]。已开放的花类中药的加工方式通常为阴干或晒干,此类加工方式基本不会破坏花中的花蜜物质,亦不会使花蜜物质流失。可以推测,入药的花与以该花种为蜜源的蜂蜜,活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应是重叠的。因此,此类蜂蜜也很有可能会具有与作为蜜源的花类中药相似的功效,如槐花和槐花蜜。槐花性凉味苦,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而槐花蜜其性清凉,有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压等作用[3],两者的功效有一定的相似性。
花类中药作为药材使用有其确切的功效,但蜂蜜作为中药使用时常以辅药的形式出现,其性又以甘平为著,被商家用于大作文章的“补气”、“养颜”等作用尚未经过现代科学验证,也尚未见不同单中药花种蜂蜜成分或功效的系统比较,因此,花类中药蜜源对蜂蜜功效虽看似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中具体的科学含义仍待系统研究。又因蜂蜜甘平的特性,其功效多在长期使用中体现,进行药理及药效学研究的难度较大。所以笔者认为,首先以活性成分传递及成品蜂蜜成分方面为切入点,有利于花类中药药效与蜂蜜功效影响关系的阐述。
3 蜜源花与蜂蜜的成分相关性分析
尽管目前尚鲜见花类中药药效与蜂蜜功效影响的相关性研究报导,但其他单花种蜂蜜与蜜源植物成分的比较研究已出现。王笑笑等[6]在以UPLC-MS/MS 法分析洋槐蜜及其蜜源花中的黄酮类成分时发现,在洋槐花中含量高的化合物,在洋槐蜜中的检出量也相对较高;相反,含量较低的化合物则检出量也较低;而含量极低的化合物(如汉黄芩素),则因含量低和/ 或检测限的原因有时未能检出,即花中黄酮类组分及含量与蜂蜜中黄酮类组分及含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程巧鸳等[7]分析了3种蜂蜜及其蜜源花的特征类黄酮成分,在油菜花蜜和油菜花中同时检出柚皮素、槲皮素和汉黄芩素;在柑橘蜜与柑橘花中同时检出柚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和汉黄芩素;紫云英蜜与紫云英花中同时检出大量的槲皮素和山柰酚,少量的芹菜素和汉黄芩素。敖常伟等[8]对枣花及枣花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发现了枣花与枣花蜜共有的香气成分为(E)-3-己烯-1-醇,异辛醇,芳樟醇,苯甲醇,乙酸,正己酸,正辛酸,壬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苯酚,水杨酸甲酯等物质,这些共有成分是枣花蜜具有浓郁枣花香气的主要原因。以上文献均说明蜜源花与蜂蜜之间是存在物质传递的,且不同的单花种蜂蜜所传递的物质并不统一,正是这些不一样的物质直接影响了蜂蜜的品质,造成了单花种蜂蜜的独特质感。从这个角度看,花类中药的功效也很有可能会通过其中活性成分的传递而转移至对应的单花种蜂蜜,从而直接影响到单花种蜂蜜的功效,使之功效具有一定的特性。
王锦梅等[9]和杜晓静等[10]分别综述了蜜源植物中的黄酮标记物和酚酸标记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显示,蜂蜜中黄酮化合物及酚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受植物源的影响,不同蜜源蜂蜜可用作标识物的黄酮或酚酸类物质并不相同,有时甚至可以同时用几个物质作为标记物,且能作为标记物的物质均有其独特性,这些物质很有可能也是形成蜂蜜独特性的成分。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通常是中药植物中的药效基础成分之一,若其能成为标志物,那在理论上,成为标志物的黄酮或酚酸类物质也能做为蜂蜜的药效成分存在,从而造就以中药花类为蜜源的蜂蜜的功效特性。
4 蜜源花与蜂蜜的成分差异性分析
虽然蜜源花与蜂蜜在成分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的差异性也显著的。
程巧鸳等[7]在分析3种蜂蜜及其蜜源花的特征类黄酮成分时未在油菜花中检出
油菜蜜所含有的少量生松素、白杨素和染料木素,而在柑橘花检出大量的芦丁的同时在柑橘蜜检出了大量的槲皮素;敖常伟等[8]对枣花及枣花香气成分进行的分析中,虽检测出17个枣花和枣花蜜的共有香气成分,但不同的成分也多达几十个。蜂蜜的形成需要蜜蜂选择性采集花蜜、酿造等处理,其中采蜜时蜜蜂会加入含酶的唾液腺分泌物等使采集的花蜜中的物质水解而更适于保存,也会引入一些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物质,加上酿造的过程中蜂蜜糖分的变化[11],必然会导致蜜源花与蜂蜜的成分差异。值得重视的是,对于富含黄酮苷等苷类成分的花类中药而言,由于采蜜时蜜蜂会加入含酶的唾液腺分泌物进入花蜜,在蜂巢酿造过程转化酶等酶类能促进黄酮苷等苷类的水解,转化为黄酮苷元。程巧鸳等[7]在柑橘花检出大量的芦丁的同时在柑橘蜜检出了大量的槲皮素的研究为此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因为芦丁与槲皮素正是黄酮苷与苷元的关系。
5 小 结
蜂蜜常因与药用植物沾边而被过度宣传,比如黄芪、党参、枸杞、黄连、益母草、冬青等来自中药材植物的蜂蜜,甚至出现等同这些中药的“疗效”宣传。然而,首先由非花类中药采集、酿造而成的蜂蜜因药用部位的不同,已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尽管花类中药与同花种蜂蜜功效成分关联性甚强,但经过蜜蜂选择性采集、酿造等过程处理而成的蜂蜜与花类药材已有了显著差异,因此蜂蜜功效一般难以等同于相关花类中药的功效,必须通过深入研究,获得大量的科学依据,才能作出结论。
因此,应该加强花类中药药性与蜂蜜药性的相关性研究,深入研究花类中药蜜源植物与相关蜂蜜之间的物质传递规律,逐步阐明花类中药蜜源对蜂蜜功效影响规律,从科学的角度为单花种蜂蜜具有保健作用甚至药用价值提供理论证据,从而发掘蜂蜜在药用或保健方面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经纬, 余瀛鳌, 欧永欣. 中医大辞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2] 郑宏钧, 詹亚华. 现代中药材鉴别手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3] 欧阳军.不同蜜源蜂蜜的医疗保健功效[J].蜜蜂杂志,2015,35(06):28-30.
[4] 陈兰珍, 叶志华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012.
[5] 赵克健. 现代药学名词手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6] 敖常伟,吕姗,吴香菊,赵智慧,刘孟军.枣花及枣花蜜香气成分分析[J/OL].食品科学:1-14[2018-10-06].
[7] 程巧鸳,王笑笑.UPLC-MS/MS法分析3种蜂蜜及其蜜源花中的特征黄酮类组分[J].药物分析杂志,2017,37(06):994-1000.
[8] 王笑笑,颜伟华,黄华,徐国群,雷美康,吴永江.UPLC-MS/MS法分析洋槐蜜及其蜜源花中的黄酮类成分[J].药物分析杂志,2017,37(05):796-802.
[9] 王锦梅,程妮,丰凡,邓建军,高慧,曹炜.单花种蜂蜜植物源黄酮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39(01):161-164.
[10] 杜晓静,王锦梅,袁佳玲,曹炜,雷兴生.蜂蜜花源酚酸标记物研究进展[J].中国蜂业,2012,63(Z4):74-77.
[11] 徐贤,顾振宇.蜂蜜酿造过程中糖分的变化规律[J].食品与机械,2015,31(06):88-91+104.
-
第五届世界蜂疗大会在京盛大召开!
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由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广东省现代南药研究院、39 蜂疗网、阳光蜂慧(北京)蜜蜂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中国蜂产品协会蜂产品保健专委会换届会议、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世界蜂疗大会在首都北京盛大开幕。
넶14 2025-02-17 -
第五届世界蜂疗大会在京盛大召开!
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由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广东省现代南药研究院、39 蜂疗网、阳光蜂慧(北京)蜜蜂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中国蜂产品协会蜂产品保健专委会换届会议、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世界蜂疗大会在首都北京盛大开幕。
넶48 2024-10-31 -
2024年《流行性感冒蜂疗防治与实践操作指南》正式发布!
넶257 2024-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