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31
- 2024-03-12
- 2023-08-31
- 2018-01-24
- 2018-01-24
- 2018-01-24
- 2018-01-24
- 2018-01-24
- 2018-01-24
关于溺水急救的3个谣言
1、溺水的人,肺里真的没水么?
我们首先达成一个共识,我们的目的是救人,那就要先了解患者的状态和生理病理机制。
那么溺水者的情况通常是什么样呢?
国际复苏联盟将淹溺定义为一种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
当患者被水淹没时之后,淹溺者起初会屏住呼吸,在这一过程中,淹溺者会反复吞水。随着屏气的进行,淹溺者会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喉痉挛反射可能会暂时地防止水进入到肺内。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西医辟谣时都反复强调,“肺中没有水,控水不可取”的原因。但实际上,随着淹没时间的增长,最终这些反射会逐渐减弱,水会被吸入肺内[1]。
有证据么?有的。北中医方剂学教授杨桢就科普了一个在湖中溺水的年轻人的肺脏,肺体积大增,满满的都是液体。
此外,现代研究显示,被水淹没的时间与死亡概率直接相关。5分钟为10%,10分钟为56%,25分钟为88%,>25分钟接近100%死亡率[2]。
说实话,像是暴雨、湖泊这种场景下,溺水能够在10分钟以内捞起来已经是造化了,大多数情况都是在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后才被捞起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心肺复苏技术是绝对没用的!
这也是我们那篇被“辟谣”的文章一开始就写到的中医技术应用场景——
任何医疗技术都有其适用范围,脱离条件谈疗效都是耍流氓。我们从来都没有说过,倒挂控水或艾灸神阙应该优先于心肺复苏,应用在轻度的、短时间救起、拥有急救条件和资源的患者身上。
2、倒挂控水,真的一无是处么?
我们再看溺水的分类,除了干性溺水外,还有湿性溺水、浸渍综合征(即冷水浸渍的瞬间,副交感神经反射导致心跳骤停)、潜水反射(包含面部及口腔内的冷水刺激引起的心跳骤停)等其他情况。
就是说溺亡的基本情况有三个:一是没有灌水;二是肺里和食道、胃里有灌水;三是冷水刺激,呼吸停止,寒邪凝滞,心阳闭阻。
那么问题来了:
1. 溺水急救有没有必要控水?
2. 倒挂只是为了控水吗?
3. 只有心肺复苏才能恢复心肺功能么?
答:对长时间溺水者的急救,控水绝对是有意义的!毕竟除了有干性溺水,也有湿性溺水啊,上面图里肺组织里的水看到了么!
溺水后的抢救是一个综合程序,心律失常不是其病死主因,只用CPR心脏复苏是欠缺的,众所周知,肺中充满液体的CPR是无效的,这个视频上肺里的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有人以为溺水者因为喉肌痉挛导致缺氧,肺里面没有水,误以为心脏复苏就行了,这是错误认知。有人反对控水,原因是没有好方法控水,有好办法也行。
而且即使是干性溺水,倒挂法也并非一无是处。
一位中医同仁@花少 指出:
干性溺水很多压根没进多少水,甚至只是紧张,就可能导致喉头痉挛,声门关闭而不能正常呼吸继而缺氧。心肺复苏的原理是利用胸腔内的气压冲击,重新打开声门。那么中医急救的倒挂法,理论上也是借助颠簸震荡和重力的作用,利用胸腔内在压差打开声门,完全讲得通。艾灸、针灸都是这样,让机体组织放松、舒缓。
再科学一点说,就是大脑皮层接受到特定部位(穴位)刺激后,给予机体反馈调节的动作,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共同进行。好比一盆沙子没有装平,我们未必一定要用手去抹平,轻轻摇晃,它自己就平了。
从这个角度看,心肺复苏和倒背都是在帮助通气,但是力道上看倒背>心肺复苏,如果心肺复苏第一时间能救回来,太好了。但如果心肺复苏失败,或者身边根本没有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我们为什么不能试试更大力度的倒背来获取一线生机?
要知道,在急救共识中,淹溺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本就是优先于胸外按压的[1]。
其次,胃和食道里的水排出,以及倒挂奔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帮助恢复体温。人背着快跑,溺水者在全身颠簸的情况下,也起到了震颤/按摩心肺的作用。
由此可见,心肺复苏,或许是正确答案,但应该不是唯一正确答案,不是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初那篇文章里和留言中,均有大量的案例反馈,其中不乏现代医学放弃、无法急救成功的。
如果个案的成功真的毫无价值,那么为什么现代医学论文也要写case study?医学的发展,本来不就是一个个意外推动的么?“让人明明白白地死”难道真的比“让人糊里糊涂地活”更重要么?
如果连经验都没法总结,就更不要想从经验里总结规律了。
3、艾灸回阳,没证据?没有用?
辟谣中的第二点,是没有证据显示艾灸对溺水者有临床疗效。
换言之就是不了解,不知道,没见过,所以没道理。
那意思是死了就死了,不用努力了?这个逻辑在救命的场景下,显得是那么的无知和傲慢。
这绝不是科学精神,而是赤裸裸的凉薄和愚蠢!
科学的态度是怀疑没毛病。但这种怀疑绝不是背靠“权威”,否定一切,而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实事求是、强烈的好奇心和不断地探索和查证。
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是不会迷信权威的。
因为他们知道,认识由不正确到正确,由不完善到完善,这是科学史上常有且持续发生的事,如苹果坠地,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但你能说在这之前,地球就没有引力么?
那么话说回来,艾灸可以急救么?答案也是肯定的。
古人说“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救命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持阳气的恢复,所以中医救急也叫“回阳救逆”。而回阳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所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人有脏腑经脉,有神气魂魄,皆来源于父精母血。胎儿呱呱坠地之前,脐带处与母体相连。医生结扎、剪断脐带,婴儿自主呼吸,一个新的生命就此开始。脐带数日后干枯脱落,形成一个稚嫩的疤痕,这是人体一个重要的标志——神阙穴,俗称为肚脐眼儿。
阙在古代是标志城池、宫殿等入口处的标志建筑物,阙以显示建筑物的威严。肚脐称为“神阙”,寓意其内部藏着形体与气血的主宰——神。
艾灸神阙,使神归其形,这不正是回阳救逆的急救大法吗?
事实上,隔盐灸神阙穴,就是古代极其常用的救脱手段,使元阳暴脱,昏扑肢冷的危急情况得到救治,比如溺水、中风脱证、滑泻脱水不止等。
四川名医甘定中就曾有艾灸神阙救治溺水少年的医案记录:
1941年春,甘赴蓬溪县土地陈报办事处任总务组长。途经落虹渡,遇某少年溺水,聚观众人皆日已死,甘言“可活”。急索艾叶为炷,灼灸神阙数壮。俄顷,少年骤然哭叫而苏,众惊叹不已。
而且关于艾灸救急的临床报道,早在几十年前就发过文章。知网上随便搜搜就可以检索到一堆,比如艾条施灸关元穴急救虚脱[3]、出血性休克[4],甚至还有治疗克山病阳衰厥逆的[5]。
相关动物实验也表明,施灸后心脏每搏指数呈稳定增加,心脏指数、平均动脉压也呈稳定增加,动脉血每分钟氧运输指数和混合静脉血氧分压也呈相应增加,因此艾灸对于防止缺氧的不断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6]。
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证据显示”?还是不加查证、背靠权威、盲目辟谣的傲慢?
4、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最后我想说,生命科学之浩大精深,即使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哪怕是科研大牛,在很多领域都不敢妄谈绝对正确或权威。就像在2020年之前,又有几个人相信中医药能够有效控制疫情呢?
作为医生,我们尊重西医通识急救知识,也认可心肺复苏和及时请求专业救援的必要性。
但面对即将逝去的生命,我们也想让更多人知道那第101种方法,去博得那万分之一的希望,即使它来自民间,来自古籍,没有得到公认。
毕竟我们面对的是真实的生命而非冰冷的数据,毕竟就连指南里也写了“推荐对所有淹溺患者实施尽可能的医疗救治行为。”
毕竟孙思邈老先生在教我们治病救人的技术之前,还叮嘱我们: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我们始终坚信“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因此无论遇到怎样的非议,都将始终坚持客观立场,尊重一切有效治疗手段。
联系我们: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
吴老师 138-1126-3153(微信同号)
宋老师 152-1078-2736(微信同号)
卓老师 152-0107-3223(微信同号)
论文投稿邮箱:120@39fengliao.com
网址: www.39fengliao.com www.39fengliao.org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
-
第五届世界蜂疗大会在京盛大召开!
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由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广东省现代南药研究院、39 蜂疗网、阳光蜂慧(北京)蜜蜂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中国蜂产品协会蜂产品保健专委会换届会议、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世界蜂疗大会在首都北京盛大开幕。
넶16 2025-02-17 -
第五届世界蜂疗大会在京盛大召开!
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由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广东省现代南药研究院、39 蜂疗网、阳光蜂慧(北京)蜜蜂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中国蜂产品协会蜂产品保健专委会换届会议、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世界蜂疗大会在首都北京盛大开幕。
넶51 2024-10-31 -
2024年《流行性感冒蜂疗防治与实践操作指南》正式发布!
넶263 2024-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