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珠海医院、大学城医院五间三甲医院及广州下塘、天河、罗冲围三个分门诊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珠海医院、大学城医院五间三甲医院及广州下塘、天河、罗冲围三个分门诊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和广东省中医药研修院也落户我院。 医院门诊量持续增长,年门诊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同行前列。2016年全年门诊量超过741万人次。医院有床位超过3000张,拥有超过15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成为全国年服务患者人数最多、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中医医院之一。医院积极探索新的条件下中医院的发展之路,不断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努力建设有利于发展的医院文化,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发扬中医药的精粹,吸收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多学科成果,使医院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医院致力于人才培养,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中医药人才汇聚的洼地和名医辈出的摇篮。拥有一批像邓铁涛教授那样的全国名老中医,在多个领域汇聚了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医学专家。医院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实施育人工程,致力于培养名家大师,探索形成了以全国名老中医为龙头的集体带、带集体的新型师承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一大批全国一流的、优秀的中青年专家脱颖而出,有的专家分别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病人至上,真诚关爱”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最完美的医学”的发展理念,不断追求最高水平的中医治疗方法,不断追求最前沿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力争使二者完美结合,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不断提高了临床疗效。 医院形成了一百多个特色鲜明、疗效明显的专科专病群,其中脑病专科、心血管病专科、皮肤病专科、肾病专科、乳腺病专科、妇科病专科、脊柱专科、中医急症、颈椎病(脊柱)专科、骨病骨肿瘤专科、骨关节病专科、消化病专科、呼吸病专科、肿瘤病专科、耳鼻喉病专科、中医外科、针灸科、糖尿病专科、肝病专科、冠心病专科等是国家级和省级的重点专科,在国内和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医院成立了名医工作室、传统疗法中心和治未病中心,努力挖掘整理古文献中的精华,努力挖掘整理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到技术,努力挖掘整理本医院优秀中医药人才的经验,努力挖掘整理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不断挖掘整理民间安全有效的单方、验方。 为了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医院成立了名医工作室、传统疗法中心和治未病中心,努力挖掘整理古文献中的精华,努力挖掘整理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到技术,努力挖掘整理本医院优秀中医药人才的经验,努力挖掘整理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不断挖掘整理民间安全有效的单方、验方。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医院建立了全国唯一一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成为全国中医特色疗法的集散地。医院还致力于科技创新,拥有五个国家级基地、研究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持一系列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内的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重大项目数十项。医院检验科是国内第一家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标准认可的综合实验室,检验结果得到了国际互认。 我院成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投入中医药最大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使医院在未来几年始终站在行业排头兵位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医院还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意大利、以色列、香港、澳门、台湾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医院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在服务上追求至善至美,在信誉上追求诚信可靠。医务人员努力使医院服务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使自己的亲人来医院就医,不需要作特别的安排,也能得到最好的照顾。由此演绎出很多感动患者的故事,涌现出了如抗非烈士叶欣、人民好医生禤国维等先进人物,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赞誉。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一系列荣誉。国家、卫生部及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赞誉我院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 今天,医院正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朝着建设全国一流的、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的中医院的典范而努力奋斗!
微信
微博
Qzone
蜂疗图集
会议预告
- 2020-09-22 第二届世界蜂疗大会在绍兴盛大开幕
- 2018-08-21 首届世界蜂疗大会将于11月10日在深圳召开
- 2018-01-24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通知
- 2018-01-23 【2017年6月10-12日 合肥】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 第一轮通知
- 2017-12-20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重要通知
蜂疗特色小镇
人才培训
蜂疗案例
- 2018-03-26 中医蜂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2018-03-26 中医蜂疗治疗关节、腰急性扭伤
- 2018-03-26 中医蜂疗治疗腱鞘囊肿之“除包”
- 2018-03-26 中医蜂疗治疗膝关节“骨刺”证
- 2018-03-26 中医蜂疗治疗头闷证
- 2018-03-26 中医蜂疗治疗颈肩不适症
业界资讯
- 2021-11-08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
- 2022-03-10 全国政协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内外兼修”提升中医药国际化水平
- 2021-12-05 第十八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中国香港召开 梁振英、林郑月娥出席大会并致辞,余艳红发表视频讲话
联系我们
学会电话:010-87667632
邮箱地址:120@39fengliao.com
纠错邮箱:1269526406@qq.com
广东省中医院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了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推荐阅读
-
《黄帝内经》知识大赛闭幕,全社会关注中医经典
2017年12月24日,2017年第二届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总决赛在京落下帷幕,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代表队夺冠。大赛历时六个月,全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东北、西南、西北以及社会组八大赛区,参赛高校200余支、参赛医院500余家、累计答题超过30万人、网络投票数破7000万次、近1亿人次关注、关键词搜索量达到1.5亿,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432 2017-12-26 -
世界中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政府机构的中医药界代表
2017年12月4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第十二届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非政府组织身份参会。大会期间,委员会评审机构通过了对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继续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政府机构(Accredited NGO)的审查。
445 2017-12-13
-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
本届年会在特殊背景下召开,年会以 “ 世界大变局:开创全球蜂疗人共商、共创、共享未来的盛举,合奏‘中医蜂疗新起点、新思路、新未来 ’ 的强音为主题 ” ;恰逢其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几代蜂疗人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勇敢追梦,为建党100周年华诞深情献礼。
109 2021-11-08 -
全国政协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内外兼修”提升中医药国际化水平
86 2022-03-10 -
第十八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中国香港召开 梁振英、林郑月娥出席大会并致辞,余艳红发表视频讲话
12月4日,第十八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中国香港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香港注册中医学会承办。会议主题为“中医药惠及人类健康——全球中医药机遇与挑战”。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谭铁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先生出席本次会议并讲话。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中国民政部为本次大会发来贺信。大会吸引了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加会议,线上直播观看量达380多万人次。
201 2021-12-05 -
【头条】蜂疗在哈尔滨中医药博览会上成为“聚焦点”
蜂疗在我国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蜂蜜、蜂子、蜂蜡是中药材的上品。蜂疗是利用和研究蜂针、蜂毒和蜂产品,蜂疗学与中医学、中药学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对治疗风湿、痛风、颈椎病、面神经炎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007年,蜂疗被我国列入医疗服务项目在全国推广。2018年,森工总医院成立了蜂疗科,也成为了黑龙江我省唯一一家有蜂疗科的三甲医院。蜂疗科主任倪珊说,蜂针疗法也就是民间蜂农用蜜蜂蛰刺治病的经验与中医针灸经络学说相结合的一种疗法,通过蜜蜂尾部的蛰针,刺激机体,激发人体经络穴位,从而达到针到痛除的中医自然疗法。
803 2019-11-12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北京汽车大厦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电话:010-87667632
联络人: 吴老师 13811263153 卓老师 15201073223
邮箱: 120@39fengliao.com
版权所有: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
友情链接 Related Links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39蜂疗网 | 癌症救助网 |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 医药界
中国中医药报 | 世界中医药网 | 世界卫生组织 | 中医药在线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国医科大学 |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 香港泰山公德会 |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台湾亚太蜂针研究会 | 阳光蜂慧(北京)蜜蜂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凤凰网 |
全部评论()